
深圳大學召開首屆文科大會
集思廣益繪制深大文科發展新藍圖
【本報訊】6月27日,深圳大學首屆文科大會在粵海校區校友廣場召開。大會以“凝心聚力,爭創一流,開創深圳大學文科繁榮發展新局面”為主題,旨在集思廣益、凝聚共識、統籌規劃,引領文科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共同繪制深圳大學文科繁榮發展新藍圖。
廣東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李宜航;深圳市社會科學院(深圳市社會科學聯合會)黨組書記、院長何新紅;深圳大學黨委書記李清泉,校長毛軍發;韶關學院校長張曉紅;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深圳市文明辦主任鄧麗君以及深圳大學校領導王月興、吳報水、李永華、汪永成、周輝、巢乃鵬等出席大會。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的專家,深圳大學相關職能部門、文科學院負責人和教師科研骨干代表參加會議,為助力深圳大學文科繁榮發展凝心聚智、建言獻策。巢乃鵬主持大會。
李宜航在致辭中表示,世界一流名校無不重視文科建設發展,無不把厚植人文底蘊、塑造人文精神作為制勝之道。重視文科、建設文科、發展文科,是深圳大學的傳統,更是深圳大學的優勢。希望深圳大學聚焦重大戰略,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優勢,強化文理交叉、文工交匯、文醫交融的協同創新,持續產出前瞻性、原創性、突破性、標識性的成果,奮力蹚出一條深大特色的新文科高質量發展之路。
何新紅表示,深圳大學作為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主力軍,在多學科領域產出了一批有分量、有深度、有影響的研究成果。希望深圳大學繼續以示范引領為己任,勇擔新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作出更大貢獻。
李清泉指出,新時代以來,深圳大學跑出了新的“深大速度”,深圳大學文科也取得了長足進步。他對深大文科未來發展提出希望:一是正確看待文科發展方位,準確識別文科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下的新機遇、新挑戰;二是大力推進文科創新發展,加快跟上城市發展步伐,在傳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發展;三是加快文科特色發展,既要勇于承擔起大學的崇高使命,也要緊密結合深圳本地的實際情況和特色,筑牢“改革開放研究”的文科底色;四是實現文科跨越發展,打破傳統的學科壁壘,在交叉匯聚領域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五是加強人才引育工作,穩步形成外部引進和自主培育良性結合的人才生態;六是做好頂層設計謀劃,把規劃藍圖轉化為具體的施工圖,群策群力、務實推進。
毛軍發作題為《凝心聚力,爭創一流,開創深圳大學文科繁榮發展新局面》的主旨報告。他表示,深圳大學要以此次大會為新起點,在學科建設、立德樹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合作等方面持續發力,聚焦時代之問、服務“國之大者”,建好用好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加快形成具有中國特色、深圳特征、深圳大學風格的文科繁榮發展的大好局面。
巢乃鵬匯報《深圳大學關于推進人文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實施方案(2026—2030年)》(實施意見稿)。
大會上,深圳大學“改革開放研究”重大專項計劃正式啟動。重點實施“五個一”專項工程:一個研究機構(改革開放研究院)、一個學術陣地(《改革開放研究》集刊與《中國改革開放研究》英文期刊)、一套學術文庫(《中國改革開放研究文庫》)、一個學術論壇(改革開放研究學術論壇)、一個數據平臺(改革開放綜合數據平臺),旨在建設全球“中國改革開放研究”的學術中心,產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的重大理論成果。
南京大學教授、原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上海交通大學文科建設處處長吳文鋒作主旨報告,分享了各自學校在文科建設方面的經驗與思考。
作為文科學院和機構代表,深圳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張衛國、傳播學院副院長楊洸(主持工作)先后以《一流管理學科建設報告》《深耕學科生態奮進一流征途———傳播學院學科建設報告》為主題作交流發言。
大會還設置了分組討論環節,與會人員圍繞學校文科發展工作報告和人文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實施方案,重點圍繞文科定位、發展思路和舉措等核心議題展開交流。(社會科學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