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臺上下 逐夢之路
深圳大學荔園卓越之星藝術學部王大維
在深圳大學的校園里,有一位年輕人用他的堅持與熱情,書寫了一段不平凡的逐夢故事。他是王大維,深圳大學藝術學部表演專業的學生,也是2024年荔園卓越之星的獲得者。從表演到導演,從舞臺監督到劇組管理,王大維用四年的時光,一步步走向了自己心中的舞臺。
從“生硬”到“開竅”:表演路上的苦與樂
不是每一顆星星都生來璀璨。王大維的表演專業課成績名列前茅,但他并非天生會演。
初入荔園,王大維的表演缺少“人氣”。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種“一句句生硬念詞的拿腔作勢”,站在舞臺上無比僵硬,臺下的觀眾隱隱發笑。
武俠江湖中,秘籍功法的大成常需武者閉關苦練、砥礪琢磨。王大維為了讓表演沾上“人氣”,選擇苦練“內功”。
四年的時間,匯德樓見證著王大維令人欽佩的毅力與執著。每周一、三、五的早上七點都要出“早功”,表演系練功房總會準時響起王大維的腳步聲。住在南區宿舍的王大維沒有一次缺勤、沒有一次遲到,他獲得“早功全勤之星”的稱號,2020級無人獲得,2021級也僅有4名學生取得。一塊專屬于他的姓名牌,一直掛在匯德樓榮譽墻上作為紀念。
生旦凈末丑——在表演領域,很多時候,外形條件決定了演員塑造人物的局限性,打破這道局限是個“性價比”低的選擇。但為提升自己的演技,王大維毅然決然地走出飾演青年角色的舒適區。在排演《雷雨》話劇時,王大維沒有飾演年輕公子周萍、周沖,而是選擇挑戰老爺周樸園這一角色。
為了把這一人物角色演好,王大維白天排練完晚上繼續自己練,凌晨還經常身著唐裝、套著馬褂,背著雙手來回踱步,口中念念有詞。由夏至冬,匯德樓的夜晚見證了他的努力和堅持,而這份努力和堅持也讓他成功突破角色類型限制,在表演路上登上新的臺階。
大二下學期,王大維又遇見了一個心儀的角色——契訶夫《海鷗》中的男主角特里波列夫,一位才華橫溢卻命途多舛的青年劇作家。彼時,王大維身形有些發胖,指導老師要求,演特里波列夫,先減掉三十斤的重量,否則就只能去飾演只有三句臺詞的雅科夫。一月后,王大維減重近二十斤時,雖離目標尚有距離,但憑借對角色的深度理解,老師決定圓王大維一個主角夢。
《海鷗》對演員要求極高,平淡的臺詞蘊含著巨大的情緒力量,四幕喜劇的定義后是深刻的悲劇元素。王大維日夜鉆研劇本,逐字逐句剖析臺詞,試圖挖掘每一個字詞背后的情感密碼。為了揣摩角色的心境,他不僅查閱了大量與劇本創作時代背景相關的資料,還閱讀了契訶夫的諸多作品,試圖從作者的創作風格和思想脈絡中找到角色的靈魂。終于,他交出了不令自己失望的答卷。
許多人說,表演是個“一瞬間開竅”的事情。但為了擁有這“一瞬間”,需要無數個晨曦微露時奔赴匯德樓的堅持,以及在角色塑造困境中反復突圍的執著。王大維深感幸運,在老師的悉心指導與自身日夜不輟的練習琢磨下,逐漸打破表演瓶頸,“改過來了一些,開竅了一點?!?/span>
從表演到導演:舞臺背后的探索與成長
即使從未停止在表演方面的努力,但在舞臺上,王大維總聽到自己的心在問:“我到底想要什么?”他不滿足于演戲,他還該做些什么?
有幸,在荔園,王大維遇到了吳熙老師,他說這是他“大學四年最值得的事”。在王大維心中,吳熙老師就是他的榜樣。
吳熙老師對原創作品的執著與熱愛,深深影響著王大維。從古代故事到現代題材,再到對未來的探索,吳熙老師的創作之路豐富多彩。談及此,王大維挺直了脊背,臉上洋溢著自豪,感慨道:“每當機會來臨,他都會毫不猶豫地為我們打造原創作品?!?/span>
王大維說,作為導演,吳熙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何為“全能”——對劇組的每一個環節都了如指掌,無論是大小道具的制作,還是演示文稿的制作與視頻剪輯,他都親力親為。言傳身教的無聲力量,在王大維的心中默默扎根。
王大維的藝術追求不僅受到吳熙老師的影響,還被他一直喜歡的藝術家Ladygaga所塑造。
王大維著迷于二人所具有的藝術人格。他認為,一個藝術家必須有自己的創作風格和理念,能夠主導作品的創作過程,并將自己的想法高效地傳達給執行團隊。他意識到,導演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掌控者,更是作品靈魂的塑造者。
在老師的影響與鼓勵下,王大維確定,導演是自己想探索的方向。而舞臺監督,是他踏上導演之路堅實的第一步。
作為舞臺監督,王大維像劇組的大管家:既負責舞臺上的技術工作,又要承擔制作人的職責,甚至在導演不在時頂上導演的工作;從處理舞臺燈光、道具等技術細節,到協調演員、安排排練,再到財務管理,工作繁雜而瑣碎。
每次排練,王大維都是留到最晚的同學之一。后來,他直接在后臺準備了洗發水、沐浴露和毛巾,簡單洗漱完就直接睡在劇場,他甚至時?!皵x掇”道具組安排一個好床墊,“演員演戲時體驗感好,我睡也舒服,哈哈!”一到夏天晚上,蚊蟲就成群結隊地出沒。這幾年,王大維沒少被這些蚊蟲“關照”,身上常常是舊包未消又添新包,但他滿不在乎,依舊每晚堅守劇組忙碌不停。
依然是《海鷗》,大二時的王大維雖已盡力而為,但對于特里波列夫,他還是有遺憾:“我當時不太明白?!比缃裨倩厥?,王大維對特里波列夫的孤獨、矛盾與痛苦有了更深刻的體悟:“作為一個創作者和管理者,我注定不會被所有人喜歡。我現在很能理解他的處境了?!彼D了頓,“但我還是要做好這一切。”
如何包容大家的情緒?如何消化大家帶給自己的負面情緒?如何向大家展現一個更積極的自己?王大維日夜思索著。他一直告誡自己:不談情緒,解決問題,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在從演員到導演的路上,王大維一步步成熟起來。他也得到了同班同學的認可:“說負責一件事就一定會扛著,從不會讓事情掉下去?!?/span>
從《樵夢》到荔園卓越之星:集體的榮耀
在不斷積累經驗、應對各種挑戰的過程中,王大維迎來了一個新的機遇—— 參與《樵夢》的創作與制作。
王大維陪伴《樵夢》劇組一路走過漫漫長夜?!堕詨簟窔v時兩年,他從舞臺監督逐漸轉變為第二導演,目睹著劇組成員的“進進出出”。
能有成果嗎?能出校展演嗎?甚至,能繼續排下去嗎?持續的壓力之下,沒有人知道確切答案。
2023年12月,王大維和伙伴們攜《樵夢》赴廣州參加廣東省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此時,他們對獎項高低無太多要求,只是抱著展示的心態全力以赴。然而,最終的結果給了他們一個巨大的驚喜,《樵夢》以97.8分的高分獲得了戲劇類的最高分,斬獲一等獎,并成為廣東省代表作品參加全國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
這是王大維入學以來收獲到的第一個大獎。在廣州大學門口,他和劇組的小伙伴們有些肆意舒展了身體,或坐或臥等車準備返校——大家終于能放松了!
此后的一年,王大維依舊在日復一日的創作、練習、排演中,一點點積攢著收獲。2024年的冬日,他登上了“荔園卓越之星”的答辯舞臺。
“這項個人獎項凝結著藝術學部太多人的期望?!泵鎸@項榮譽,王大維有著不同的理解:“沒有藝術學部、沒有戲劇影視學院、沒有對我非常照顧的老師、沒有我各個作品中的演員、沒有這樣一個創作的環境、沒有深大給我們的經費支持,我真的不可能獲得這些榮譽?!?/span>
“我將把自己獲得的所有獎學金都注入畢業大戲的制作經費?!痹凇袄髨@卓越之星”答辯現場,王大維鄭重宣布。
藝術學部戲劇影視學院院長劉輝對他贊譽有加:“大維同學對深圳與深大的熱愛超乎尋常。他把獎學金捐給班級用于畢業大戲制作,這種集體主義精神與淡泊金錢的品格十分難得。他的荔卓答辯發言心系學院,充分彰顯了藝術學部同學良好的精神風貌?!?/span>
日前,王大維已將其所獲校級一等獎學金、荔園卓越之星獎學金以及國家獎學金總計6萬元,悉數捐贈給表演(影視戲?。I2021級2班用于畢業大戲《第十二夜》的制作。此外,王大維獲得“雙創之星”團體三等獎學金1000元,也分別向表演系2021級2班和2023級2班捐獻500元。
里爾克在《給青年詩人寫的信》中寫道:“你是這樣年輕,一切都剛剛開始。一個人當眾孤獨和勇敢地展示自己,這本身就很迷人。”
在這條戲劇之路上,王大維還將繼續走下去。
本報記者 王雨荷 鄧蘊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