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國杰院士做客深大“大師面對面”
創新需要持之以恒地試錯和求索踐發展
【本報訊】(記者 王若琳 向紀源)11月4日下午,深圳大學“大師面對面”系列講座第十一講在粵海校區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計算所首席科學家李國杰以“難忘的創新求索之路”為題,講述了中科曙光、龍芯中科、寒武紀、海光信息等高新技術公司的成長與成功歷程。深圳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主持報告會,300余名師生參加講座。
李國杰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計算所”)首席科學家,還兼任中科院計算所旗下中科曙光公司董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主要從事計算機體系結構、并行算法、人工智能、大數據、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發展戰略等方面的研究。
“我今年已經81歲,80年來風風雨雨,幾起幾落。留學回國以后40余年一直在探索自主創新之路,有一些切身體會?!崩顕苷f?;貞浧鹬袊嬎慵夹g的科研探索之路,李國杰很是感慨。他與深大師生分享了中科曙光、龍芯中科、寒武紀、海光信息等高新技術公司的成長故事,這正是他最難忘的中國計算技術創新求索之路。
創新求索依然道阻且長。未來怎么走?講完故事的李國杰向深大師生分享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感想與建議。
他說,技術創新的關鍵在于選題、科研的主要工作不是寫論文,而是找問題、出題目。做科研還要敢于做沒有把握完成的研究。要有挑戰風險的膽識與魄力,只要有相關的技術基礎和高度的責任心,在把握好大方向后努力拼搏,就能超水平發揮,做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成果。創新需要持之以恒地試錯和求索。“誰扣扳機誰瞄準”,李國杰表示,自主創新必須要有以弱勝強的膽識與魄力,敢于去做別人沒做過的事,要形成以產業技術為主體導向的科技文化,將論文融入普及大眾的創新產品之中。
李國杰說,近幾年深圳大學發展突飛猛進,在社會上獲得美譽,深圳大學校友的創新創業成就令他肅然起敬。他認為,只有大學和科研單位的科研人員真正把企業當成技術創新的主體,國家才會走向良性發展的軌道。“如果你重視創新,你就要關注為中國的自立自強而頑強拼搏、勇闖禁區、引領潮頭的高技術企業?!?
他特別強調,“自主”和“開放”是創新的兩個基本屬性,要從關注自我的輸贏升華到關注整個產業生態的發展,形成自己的技術體系。他表示,大學和科研單位的作用是探路,探路者要有忍辱負重為國分憂的堅韌性格以及埋頭苦干的研究心態。
報告的最后,他鼓勵廣大學子秉持“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奮斗理念,在科研中要耐得住寂寞,保持“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胸懷。
深圳大學“大師面對面”系列講座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場,內容涵蓋科技創新、基礎研究、航空航天、青年成長、國之重器等方面,該場講座聚焦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為我國芯片發展帶來的一個又一個里程碑式的突破,闡明高校和科研機構在持續探索科學前沿的進程中的定位和工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