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tzdv9"></video>
    <form id="tzdv9"><legend id="tzdv9"><video id="tzdv9"></video></legend></form><nav id="tzdv9"></nav>
    1. <form id="tzdv9"><th id="tzdv9"><track id="tzdv9"></track></th></form>

          <em id="tzdv9"><span id="tzdv9"></span></em>

            五四百年 再看今日青年

            期次:第463期    作者:陳麗麗 夏天良 袁永晟 劉嘉偉   查看:159

                  百年之前,有一代青年挺身而出,為祖國搖旗吶喊;百年之后,有一代青年以自己的方式來為祖國添磚加瓦。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一代也有一代之青年。百年歲月荏苒,如今中國青年們再次立于新時代的關鍵節點上,回望五四,展望未來。

             昨日歷史

            1919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所謂的“和平會議”,中國作為一戰協約國之一,參加會議。和會代表提交了關于山東問題的說帖,要求歸還中國在山東的德租界和膠濟鐵路主權。

            http://upfile.cuepa.cn/data/image/2019/05/27/20190527103501_259826.jpg

             191951日,北京大學一些學生獲悉巴黎和會拒絕中國要求的消息,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

             54日下午,北京三所高校3000多名學生代表沖破軍警阻撓,云集天安門。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寧肯玉碎,勿為瓦全”、“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

             

            http://upfile.cuepa.cn/data/image/2019/05/27/20190527103627_842803.jpg


            http://upfile.cuepa.cn/data/image/2019/05/27/20190527103750_348907.jpg

             

            519日,北京各校學生同時宣告罷課,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慶、南昌、武漢等地學生,先后宣告罷課,支持北京學生的斗爭?!?span lang="EN-US">65日,上海工人開始大規模罷工。69日,上海工人罷工波及各地,運動的主力由北京轉向了上海。

            611日,陳獨秀等人散發《北京市民宣言》,聲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學生商人勞工軍人等,惟有直接行動以圖根本之改造”。陳獨秀因此被捕。

            612日以后,工人相繼復工,學生停止罷課。

            1919628日,中國代表沒有在和約上簽字。


            深大青年說
            “追求”:勇敢圓夢 
                   1919
            年,五四青年奮勇而出,表達了捍衛主權和救亡圖存的訴求。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21世紀的深大青年也在圓夢路上奮勇前進。
              2016級傳播學院的鄧緣圓確定自己的夢想職業是影視編劇后,因喜愛北京的媒體文化氛圍,在大三上學期申請課程免聽,只身一人前往北京實習,北漂半年。離開了校園的溫室,鄧緣圓日常和上班族一樣,租房子,擠地鐵,過兩點一線的生活。但這些都沒有讓她停下追夢的步伐,鄧緣圓同時在兩家媒體擔任編劇助理工作,她覺得,既然千里迢迢趕來,就要好好利用這一次實習的機會充實自己。
              同樣對影視懷有強烈熱愛的潘越,高中時就很喜歡攝影,大學進入人文學院學習?!跋啾任膶W,我更喜歡影像的流動,希望能用影像去塑造世界、塑造人物?!庇谑窃诖笠幌聦W期,她決定雙修傳播學專業。到了大二,她便迫不及待想要接觸專業知識,修讀專業課程。但一到期末,堆積如山的作業和論文,常常讓她喘不過氣來?!坝浀米约浩谀┯卸螘r間經??蓿X得忙不過來?!闭n程的高壓沒有讓潘越打退堂鼓,反而促使她偏執地勇往直前。今年大四的她,原本不需要參與傳播學專業的畢業設計,但她依然選擇毫不猶豫加入到畢設隊伍中,希望在自己心儀的專業勾畫一個完整的句號?!耙粋€片子花費最少兩到三萬,有些甚至到五萬以上,畢設小組里每人定了八千元的預算。”巨大的精力耗費和費用支出,沒有動搖潘越做畢設的決心,“這是一種儀式感的滿足”。做畢設時,身為劇組導演的她,嚴肅且一絲不茍。休息的空隙,她會擠出吃飯的時間安排后續的拍攝任務。

               懷著對夢想的追逐和熱愛,深大青年勇敢面對困難,無所畏懼,依靠實際行動,追求心之所向。


            “使命”:匹夫有責
                  2016
            級傳播學院新聞系的詹海濱,已退伍一年多。在他年幼時,曾在汕頭服過8年兵役的爺爺常常給他講部隊里的故事。自小他也喜愛看《亮劍》、《士兵突擊》等軍旅片。在成長環境潛移默化的熏陶下,打兒時起,詹海濱便十分向往軍營生活。大二結束后,懷著對部隊的憧憬,詹海濱毅然踏上了服役隊伍,體驗不同于象牙塔的軍營生活。
              軍營環境與大學校園截然不同。服役初期,詹海濱被分配到新兵營。那時幾乎每天都在訓練,隊列、戰術、體能等各項訓練層出不窮,一天下來,他早已疲憊不堪。一到休息時間,他常常往圖書館跑,以此填補這段無聊乏味的時光?!霸谛卤鵂I的收獲很多,在這里你會完成從地方青年到合格軍人的轉變?!闭埠I感慨道。
              除了訓練,讓詹海濱印象深刻的,還有在部隊站崗執勤的日子。站一班崗長達兩個小時,每天需要站崗六個小時,特殊情況下可能會增至八個小時。“夏天天氣很熱,要披著防彈衣,外面再套著個彈袋,然后扛著一把槍,頭頂著鋼盔,腳上套著靴子,有時候感覺靴子里面都可以煎熟一個雞蛋了。”詹海濱腦海中浮現著艱苦的站崗時光。有一年除夕夜,詹海濱和政治指導員一起站崗,他望著深邃的天空,聽著指導員講述自己參軍經歷,“那一刻非常想家,但這時又會油然升起一種‘一家不圓萬家圓’的使命感”。

               兩年的部隊生活,充實了詹海濱的大學生涯,增強了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鼓舞著他繼續砥礪前行。在他看來,責任和使命是當代青年必備的精神風貌,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內涵。“青年是國家的先鋒隊,奮斗是青春的底色。青年要為自身奮斗,為中國夢奮斗。”


            “多元”:與時俱進

                   “佛系”、“喪系”等生活態度成了當今一些青年生活的寫照。無欲無求,與世無爭。然而在詹海濱看來,過度的“佛系”,不僅對自己不負責,更是對別人的不負責。
              潘越也直言不諱,“佛系”是生活中懶惰和拖延的借口,“我們還年輕,應該是充滿各種想法的。要真正地生活,踏踏實實地身體力行。”在她看來,成長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狀態,主動獲取知識,接納朋友,找到值得熱愛的東西,并專心投入,做一個享受生活的人?!懊恳淮螄L試都是為了下一步走得更好?!?/span>
              但鄧緣圓則認為,“佛系”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人生而不同,有人天生喜歡忙碌,閑不下來;有人則偏好安逸的生活。沒必要用相同的標準衡量每個人。
              2015級藝術設計學院的王雪而有不同的看法,她覺得,“佛系青年”、“喪系青年”只是抓取少部分人的特點進行標簽化,這絕不是當今社會倡導的主流精神。王雪而在大學期間創立了個人公眾號,并建立了一支有二十多個主力成員的工作團隊,定期發推送和舉辦活動。他們想要展現當代年輕人獨特的一面,為青年文化發聲,倡導自由和個性。她堅信,當代青年的核心精神,不會是“佛”、“喪”,而是年輕一代對自由與個性的向往,是青年人敢想敢拼的冒險精神。
              “大學四年里,學生應學會真正的讀書、思考、寫作,要做到讀書思考,心系社會?!闭劶皩Ξ敶髮W生的期望,人文學院的金文野教授說:“破舊立新,拋棄傳統,與時俱進,這才是我們今天應該繼承的五四青年精神?!?/span>

               舊中國的歷史由那些發動、開展、實踐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人推動;新時代祖國的未來,將寄希望于那些傳承五四精神,那些還在紀念五四的青年人。


            言論

            家國之隆盛  任在吾青年


                  五月,正值春夏交接,我國的五四青年節也恰逢此時。這正好賦予了這個節日一層美好的含義———青年們剛剛歷經風雨的洗禮,即將在充滿熱情的夏季綻放出最絢爛的華彩。
              但是,我們都知道,這個節日負載著沉重的歷史。
              它來源于百年前的那個貧弱的中國,來源于巴黎和會外交的失敗,來源于失敗后響徹于這塊土地上的一聲聲奮力的呼喊。那股對外交失敗的憤怒轉化為了對革命失敗的大反思,對陳腐文化的大批判,最終匯聚為了思想解放的燎原大火。如果你細看這翻騰火海中的每一顆火星,那么你將看到其中一個個青年激昂奮進的身影。他們將家國興亡置于肩上,將民族進步視作義不容辭的使命。他們直面祖國的發展危機,奉獻自己的青春之軀化作撕裂黑暗的火種。
              五四運動以來的一百年,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傳承著這進步的火種,高歌前行,賦予國家和民族青春的活力。經過一百年的發展與進步,中華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現今正處于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節點上,而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在這特殊時期里,既存在著難得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復興民族的時代使命。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绷暯娇倳浽诩o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對當代青年寄予了六點希望: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這既是對廣大青年們人生方向的指引,更是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為中國夢奮斗的極大鼓舞。
              負責任是對人生的一種態度,它需要勇于擔當和敢于付出的決心。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在青年,未來亦在青年。青年一代有責任、敢擔當、能奮斗,國家和民族就有未來、有希望。我等青年,若是當下動輒便將國家民族掛于嘴邊,未免有空談之嫌。所謂“才疏勿志大”,須知“打鐵還需自身硬”,責任強調的是務實與避虛。作為青年,當下之責就是健體強魄,正心明志,蓄德廣才。讀書萬卷自是必要,卻也不應沉湎于象牙塔中的朝朝暮暮,還需行路萬里,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貼近當下生活。望廣大青年朋友,將理論與實踐熔鑄為一體,終成新時代之新青年。 (袁永晟)


             


             



            久久中文字幕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