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tzdv9"></video>
    <form id="tzdv9"><legend id="tzdv9"><video id="tzdv9"></video></legend></form><nav id="tzdv9"></nav>
    1. <form id="tzdv9"><th id="tzdv9"><track id="tzdv9"></track></th></form>

          <em id="tzdv9"><span id="tzdv9"></span></em>

            習應急救援 守“深”生之道

            ———訪深圳大學應急救援隊

            期次:第447期    作者:梁善茵 郭映雪   查看:203

              9月17日,攻勢兇猛的臺風“山竹”離開廣東沿海,逐漸消失在衛星云圖上。深圳人才公園里,倒伏的樹木、破敗的瓦礫和漂浮的垃圾隨處可見。身穿紅色馬甲、手持鐵鏟的深圳大學應急救援隊隊員正在清理倒塌的樹木,并為在場義工提供醫療保障。和搶備干糧的其他學生不同,“山竹”來襲前,深大應急救援隊的隊員們在宿舍里“囤”好了防爆頭盔和救生衣,身為備勤人員的他們,時刻要做好外出救援的準備。就在兩周前,他們奔赴災區前線參與救援,在一人高的深水中目睹生命與自然的較量?!熬葹暮芾?,但會讓人上癮,因為你可以感受到人間的溫情?!标犻L王泳麟說。 


            Part1:“救災之旅”說走就走
                  9月1日,連日遭受暴雨侵襲的潮汕地區,大水還沒有退卻。晚間約11時,王泳麟在微信群里收到來自深圳減災救災聯合會的消息,號召深圳各救援隊伍前往汕頭救災。他隨即把消息轉發給劉云、連笙雄等三名隊員,幾乎沒有遲疑地,救援隊四人立即達成一致。他們連夜收拾好行囊,帶著一批應急藥品,次日清晨與深圳風行救援隊一同驅車趕赴汕頭市潮陽區谷饒鎮。“我自己是潮汕人,只想為家鄉做點事?!蓖跤诀牒完爢T連笙雄都來自廣東潮汕地區,自8月中下旬洪澇災害發生以來,他們和大部分潮汕學生一樣,救災情況時刻牽動著他們的心?;貞涍@次“救災之旅”,王泳麟用“說走就走”來形容。
              谷饒鎮位于本次暴雨洪澇災害最為嚴重的汕頭潮陽區。親臨災害現場的第一眼,王泳麟看到的是山丘般被汪洋包圍的車頂和房屋?!疤珣K了,”王泳麟忍不住感嘆,“我們都沒想到,水竟然這么深!”曾經忙碌有序的小鄉村,如今陷入一片沉寂。王泳麟跟隨風行救援隊成員乘船進入深水區。地勢逐漸低緩,低矮的平房早已消失在水面之下。一些稍高的建筑物上有災民立在窗邊,用繩子拴著水桶垂下,等待救援隊往桶里裝入食物和飲用水,這是他們獲取日常所需物資的唯一途徑。被困在家中等待轉移的災民,不少人嘗試外出,卻寸步難行。一名年輕男子把自己裝進白色塑料箱子里,用掃帚充當船槳。一葉“扁舟”,載得起一個人的重量,卻無法承載無數的傷痛。
              運送物資的途中,王泳麟遇到了一個在水中緩慢前行的中年男人,他扛著兩個瘦小的女孩走向一處高地,朝皮劃艇上的隊員們求救。隊員把女孩們安全地抱上船后,他轉身繼續涉水,尋找下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兩個女孩沉默地待在救援隊員身邊,眼里充滿了恐懼與無助?!八齻兒苁?,看起來家境并不好,令人揪心?!蓖跤诀胝f。隊員們隨后為女孩穿上救生衣,一直護送她們到附近的安置點。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永恒的話題。當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眼前掙扎,頑強的生命力,總能給人心靈的沖擊與震撼。幸而人類血脈相連,災區人民并非孤軍奮戰。“那是我的故鄉,有很多人來幫忙?!环接须y,八方支援’,并非僅停留在字面上?!边B笙雄極目望去,路邊停放一排排消防車和其他救援組織的車輛。在當地,來自全國各地的搜救人員仍堅守在救援第一線。廈門藍天救援隊的隊長給應急救援隊隊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隊員們見到他時,他穿著深藍色的工作服,額頭上貼著退燒貼,說話聲音已經有氣無力。但前面可能還有生命,他們還要繼續前行。“我們已經兩天兩夜沒合眼了,”深圳市智慧海救援隊隊長“海哥”與另一位隊長交接工作時說,“腰痛、腿痛、胸痛,但都比不過心痛!”
              由于漂浮的垃圾和牲畜尸體在水中滋生了大量細菌,連日未退的洪水發出陣陣惡臭。人的皮膚一旦接觸了臟水,很容易瘙癢、潰爛。水底的釘子和玻璃也常常劃傷救援人員和當地群眾。為抓緊最佳營救時間,大部分救援隊伍裝備專業搜救器材后隨即前往深水區救援,往往忽略了自身的防護工作,也沒有帶上充足的應急藥品。連笙雄在協助醫療工作時觀察到,不少救援人員經長時間下水搜救,手腳泡得發白,腳上磨出了水泡,有的隊員皮膚嚴重潰爛。此行,深大應急救援隊帶去的大多是皮膚藥、感冒藥、退燒藥等應急性藥物,隊員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向搜救人員和當地居民提供應急藥品和基本救治服務。了解受傷原因后,隊員們會給病人進行簡單及時的消毒和包扎,并將傷勢嚴重的轉移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9月3日晚,歷時兩天的救援行動結束,深大應急救援隊的隊員離開災區返回學校。當地政府正全力搶救傷員、安置群眾、恢復抽水系統,水位開始有下降的跡象,災情正朝著隊員們希望的方向逐步好轉起來。
              隊員劉云事后回憶,出發前她曾經有過猶豫,由于深大應急救援隊此前沒有應對洪災的“實戰”經驗,她擔心貿然奔赴現場反而會幫倒忙。但很快,她最初的憂慮被當地的居民們消除得一干二凈。初抵谷饒鎮,一位村民冒著雨在擁堵的十字路口指揮交通??吹骄仍牭年爢T們身上的志愿者服裝,老人問清狀況后,揮手截住其他車輛?!白屗麄兿冗^,他們要進去救人!”正因這句被沙啞聲線重復的話,救援隊得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到達災區前線?!拔覀兒彤數厝讼嗵幍煤芎?,帶去的藥品也派上了用場?!碑數厝说囊慌e一動打動了隊伍里唯一的女生劉云———救援途中,他們遇見了在積水和暴雨中堅持給前線救援人員送姜茶的“姜茶妹”,遇見了佝僂著要清理路面和積水里的垃圾的拾荒老人,吃上當地人們自發為各救援隊送上的“潮汕風味”。服務時數不斷增加,隊員們不但沒有感到疲倦,反而越來越有精神?!爸車l生了許多暖心的事情,一個人在興奮的時候,不會覺得累?!彼麄冋f。


            Part2:知識普及 勢在必行
               “你們知道AED怎么用嗎?”王泳麟問。2018年5月初,我校將21臺AED投放在學生公寓、體育場館、教學樓等人員密集的地方,以應對緊急狀況。自動體外除顫器(簡稱AED),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給予電擊除顫,非專業人員可以在語音播報的指導下使用AED,爭取在“黃金四分鐘”內實現急救?!叭嗽阝罆r,心臟不是突然靜止下來,而是持續顫抖,AED就是通過電擊使心臟重新工作,但必須配合心肺復蘇(簡稱CPR)來使用。”王泳麟一邊演示AED的操作流程,一邊解釋說,“根據病人的情況決定是否電擊后,語音播報會提示說‘請開始進行心肺復蘇’?!毙呐K驟停是日常生活中常見且突發的一種疾病,如果目擊者沒有第一時間對患者施以有效的救護,等到專業醫護人員到達,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搶救時機。在我國,每年約有55萬人發生心臟驟停,其中搶救成功的幾率不及1%。
              調查顯示,截止至2015年,我國不足5%的人了解心肺復蘇的基本步驟和做法,許多人甚至對心肺復蘇技術一無所知。而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2016年發布的《急救為明天—聚焦歐洲倡導報告》顯示,德國和奧地利的急救培訓率為80%,在挪威則高達95%。盡管在大學生群體當中,“心肺復蘇”已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由于缺乏專業的指導和實境模擬操作訓練,真正能在緊急情況下對患者實施心肺復蘇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
              “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學會怎么使用AED和CPR,”王泳麟反復強調。相較于其他社會群體,大學生活動面廣泛,日常生活中意外傷害發生概率高,但普遍缺乏對傷害事故的應對經驗。2017年,王泳麟和隊員們曾針對“你是否接受過系統的急救知識教育”等問題在深大校園內進行了一次小范圍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350名調查對象中,盡管僅有8.65%的受訪者了解如何實施心肺復蘇,但認為有必要學習急救知識的受訪者,占了總人數的97.41%。這一結果讓救援隊的成員們更加堅定了向深大學生普及應急救援知識的決心。除了延續上學期在全校范圍內一系列應急救援培訓,本學期他們還與深圳大學醫學部合作,在后海校區名為“急救基本常識”的公共選修課上協助任課老師進行實操演練,提供相應的模擬施救場所和器材,向深大學生普及應急救援的基本知識。目前,應急救援隊的成員們正在進一步籌劃,打算在軍訓新生中加入應急救援基礎知識普及講座,在操練中增設一支應急救援方隊,增強大學生群體自救互救的意識和能力。
              “當代大學生應該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學習更多的生存技能,包括應急救援的知識。在社會需要的時候,勇敢地站出來,運用自己學習的應急知識,幫助有需要的人們?!憋L行城市救援隊隊長周署康說道。大學生群體正處于學習新知識的最佳年齡階段,精力充沛,規模龐大,是一支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深大應急救援隊的隊員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荔園學子積極地參與到應急救援基礎知識的學習中來,在提高自身應對緊急狀況能力的同時,也向身邊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Part3:生命應急“救”在深大
                   深圳大學應急救援隊成立于2017年3月,隸屬學校安全保衛部,乃深圳大學唯一的專業救援隊伍。“創辦這支應急救援隊的初衷是在校園里普及急救知識,很多學生不會處理自身傷口,貿然行動有可能會加重傷情?!标犖閯撧k人之一的王泳麟意識到,必須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打造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救援隊,才能實現傳播專業救援知識的目的。在深圳風行救援隊、深圳減災救災聯合會、上海“第一反應”等專業團隊的指導下,應急救援隊按照既定軌道穩步發展,從校內走出校外。如今,這支救援隊的目標十分明晰———普及應急知識以及保障體育賽事安全。
              據王泳麟介紹,深圳大學應急救援隊定期面向全校師生開展知識普及課程,內容涵蓋拉傷、扭傷、燒傷、地震逃生等救援知識,上學期已順利開展十余次培訓。除了在校園里普及AED急救知識、保障西麗校區“天健創智杯”足球賽事安全,隊伍還在南山多個社區開展救援培訓講座,參與海上世界醫療保障執勤等活動。上學期,憑借線上的“急救微課堂”、急救比賽宣傳活動,線下的新生軍訓急救方針隊建設、校公選急救實踐課等項目,救援隊在南山區大學生社會創新項目大賽中斬獲金獎。評委在點評中指出,每個人都應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識,大學生即將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更需要接受專業的急救教育。而關于公益與應急救援二者間的關系,公益創新專才班指導老師羅文恩給出了他的回答,“應急救援屬于公益領域,其重要性日益凸顯。與人們普遍理解的‘捐錢捐物’傳統慈善不同,應急救援主要是濟困,在危機來臨時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需要專業團隊和專業知識作為依托?!?br/>  目前,除了核心干事成員30余人,應急救援隊共吸納了近百名會員,下設培訓部、策劃部、宣傳部和秘書部。和校內其他社團不同,應急救援隊的實用性高于社交性和娛樂性,各部門的聯系也相對松散,隊員間的交流聯系較少,成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欠缺。面對團隊存在的問題,王泳麟把加強團隊建設列為新學期的首要任務之一,為此他和幾名隊員前往大亞灣進行踩點調研,計劃開展野外求生的團隊拓展訓練。深圳風行救援隊隊長周署康則在擴大自身隊伍建設方面給予指導,希望應急救援隊在后期建設中加強隊伍推廣、人員招募的力度。


                本報記者 梁善茵 郭映雪


            久久中文字幕亚洲